当前位置:中青汽车频道 ->> 行业焦点 ->> 正文

法国10月汽车销量一览 日产等日系品牌领涨

2017-11-06 08:41 来源:环球网
据《汽车新闻》欧洲版消息,据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公布的数据,10月份法国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4%。法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中,标致雪铁龙销量增长24%,销量包括欧宝在内。今年截至10月份,法国汽车总销量上涨4.8%,达到173万辆。

  原标题:法国10月汽车销量一览 日产等日系品牌领涨

  据《汽车新闻》欧洲版消息,据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公布的数据,10月份法国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4%。其中亚洲及法国本土汽车制造商销量均增幅在20%以上。

  相比去年10月份21个销售日,今年10月份共有22个销售日,汽车市场增长8.6%,总销量达到176,496辆,去年同期为155,194辆。

  法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中,标致雪铁龙销量增长24%,销量包括欧宝在内。若不算欧宝销量,则标致雪铁龙销量上涨11%。标致是法国销量最大的汽车品牌,10月份其销量上涨19%,而雪铁龙则下降1.6%,高端品牌DS下降3.3%。雷诺集团总销量上涨16%,其中雷诺品牌上涨17%,达契亚品牌上涨12%。

  亚洲汽车制造商在法国外的制造商中遥遥领先。其中,日产销量增加25%,丰田增加22%。现代集团总销量上涨21%,其中现代品牌增加24%,起亚品牌增加18%。

  宝马集团总销量增加16%,其中MINI增加26%,宝马增加12%。福特增长16%。菲亚特克莱斯勒所有品牌都有强劲增长,总销量增加15%,阿尔法罗密欧增加28%,Jeep增加26%,菲亚特增加12%。戴姆勒总销量增加14%,其中Smart增加22%,奔驰增加12%。大众集团总销量上涨7%,其中斯柯达贡献最大,上涨25%,西雅特则上涨12%。奥迪销量上涨7.5%,而大众品牌汽车则仅上涨3.5%。

  今年截至10月份,法国汽车总销量上涨4.8%,达到173万辆。          

【责任编辑:王京辉】
作者
中国青年报 汽车圈

我们将通过“八戒社”宣扬我们的价值观……

品了又品
受高田气囊诉讼成本影响 本田二财季利润下降33%

据欧洲《汽车新闻》11月1日报道,本田汽车公司公布最新季度(7-9月)财报,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3%,因一项针对高田公司气囊缺陷的美国集体诉讼花费削减了上涨的销售额。由于美国车主就高田公司安全气囊增压泵缺陷问题发起了集体诉讼,本田处理集体诉讼花费537亿日元,第二季度营业利润随之受到打击,较上年同期也有所下滑。

2017-11-03 08:43
车市迎“小年” 企业忙做加减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虽然9月我国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环比增长27.64%,增幅明显高于8月。比亚迪剥离座椅业务  10月31日晚,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拟出资人民币2.28亿元与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深圳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并签署《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之合资合同》。

2017-11-03 08:37
“金九银十”不再 车企三季报预示车市疲软

与今年上半年车企喜忧参半的盈利状况相比,各大车企业陆续公布的三季报,似乎预示了今年车市的暗淡前景。实际上,一汽夏利的亏损状况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预计短时期内一汽轿车的亏损状况很难有所改变。

2017-11-03 08:36
热门点击

据欧洲《汽车新闻》11月1日报道,本田汽车公司公布最新季度(7-9月)财报,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3%,因一项针对高田公司气囊缺陷的美国集体诉讼花费削减了上涨的销售额。由于美国车主就高田公司安全气囊增压泵缺陷问题发起了集体诉讼,本田处理集体诉讼花费537亿日元,第二季度营业利润随之受到打击,较上年同期也有所下滑。

READ MORE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虽然9月我国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环比增长27.64%,增幅明显高于8月。比亚迪剥离座椅业务  10月31日晚,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拟出资人民币2.28亿元与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深圳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并签署《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之合资合同》。

READ MORE

与今年上半年车企喜忧参半的盈利状况相比,各大车企业陆续公布的三季报,似乎预示了今年车市的暗淡前景。实际上,一汽夏利的亏损状况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预计短时期内一汽轿车的亏损状况很难有所改变。

READ MORE

韩联社报道,根据韩国汽车业1日发布的数据,韩国五大整车厂商10月总销量均同比下滑,未能保持9月的回升势头。据韩国业界分析,考虑到现代和起亚汽车10月在韩国国内销量增加12%,这两家公司车型更新乏善可陈未能吸引韩国消费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