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青汽车频道->> 微资讯->> 正文
聚焦交通强国建设 业界探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2022-08-23 10:48    来源:人民网    乔雪峰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乔雪峰)“40年前,我国交通落后,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亟需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构建一个全国通达、经济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8月20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胡亚东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成立40周年暨第一届中国综合交通发展大会上表示,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在相关部门强有力的指导下,紧随国家步伐,加强自身建设,紧贴工作重心,引导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促进形成综合能力强的交通运输体系,为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胡亚东表示,身处新时代,面对新要求,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要深入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积极助力交通运输事业新发展。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在致辞中提出,希望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当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智囊团、当好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连心桥、当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融合剂、当好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建设的助推剂。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吴德金在致辞中指出,相信在未来,交通运输协会还将继续发挥纽带作用,将政府与企业更好的链接,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在致辞中表示,民航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未来,中国民航也将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满足人民美好的出行需求。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戴应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40年来一直与时俱进、真抓实干,为推动包括邮政快递业在内的我国交通运输事业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邮政系统将加快交通强国邮政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力量。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新在致辞中表示,国铁集团将全力支持协会开展工作,为推动我国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做出不懈努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司司长郑剑表示,协会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交通事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希望协会未来继续聚焦主题主线、做好参谋助手、建好桥梁纽带。”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化发展是“双碳”的重要措施,协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推动相关企业树立“双碳”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有力推进节能、增效、降碳。

据胡亚东介绍,本次大会以“聚焦双纲要,助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系列规划,助力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开启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新阶段。

大会采取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政学研企的各位嘉宾代表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综合交通大数据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及对策”“推动交通行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推进交通运输节能降碳”等70多个重要论题及前沿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提出了新发展格局下综合运输的发展方位。他指出,“大循环”“双循环”将形成新的区域交通平衡,现代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循环具有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性,现代流通体系是“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基础支撑和重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方向,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导向,以融合联动为核心,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抓住关键环节,强化精准衔接,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打通社会物流运输全链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交通物流一体化、集装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发展,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产业生态,形成与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等的融合联动发展形态。

【责任编辑:王京辉】
中青出行
中青出行

《中国青年报•出行周刊》官方账号,每天推送出行、科技、文化类

品了又品
4月车市下滑超四成: 供应链风险逐渐缓解 消费信心尚待加强

5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4月份

2022-05-13 10:07
北京市民反映:常态化核酸检测还有不便待改进

北京将连续三天在12个区开展区域核酸筛查。核酸检测作为新冠病

2022-05-13 10:06
汽车跨界融合面临挑战

为了提升品牌智能化水平,日前,全球芯片公司高通宣布和吉利、比

2022-03-22 10:15
热门点击

8月21日8时至22日7时,河北邢台中西部、衡水中北部和石家

READ MORE

8月15日0时至15时,本市在进返京人员中新发现4例本土新冠

READ MORE

本次新增3号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刘某某涉嫌隐瞒个人行程信息,违规

READ MORE

昨天上午,随着CPG500型铺轨机组拖拽着第一组500米长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