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青汽车频道->> 车闻速递->> 正文
统一标准、完善法律,代表委员热议新能源汽车

2024-03-07 10:37    来源:中新经纬    董文博

中新经纬3月6日电 (董文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备受各界关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能源汽车也是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议案提案涉及产业链上下游多个环节。

统一充换电标准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保有量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充电问题一直让各方头疼不已。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直言,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充电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私桩渗透率低,公充需求强烈且与电力尖峰时段重叠,用户痛点明显;波谷时段公共充电设备大量闲置,利用率低。同时,无序充电行为及超快充技术突破式发展,对电网稳定带来进一步挑战。

何小鹏认为,车载动力电池具备移动储能属性,可作为大规模、分布式灵活资源与电网互动,进一步发挥削峰填谷的电网调节能力。因此,车网互动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经济及战略价值,建议明确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并加速构建车网互动成熟商业模式,形成各参与方稳定盈利预期;统筹搭建针对电动汽车的负荷聚合平台并明确交易政策及价格结算机制,鼓励用户积极参与。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指出,补能便捷度是新能源车打开市场的核心要素,动力电池标准体系不完善对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及全固态高性能电池研发存在掣肘。对此,冯兴亚提出了统一大功率充电标准及换电标准、探索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等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同样表示,开展充换电站及配套电池标准化建设。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开展充换电模式前期研究,并制定充换电站建设标准。在充换电站布点规划完成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充换电站建设领域,在加快充换电建设速度的同时,保证充换电站的建设质量,同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完善智能驾驶法律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

针对汽车行业“下半场”智能化变革,冯兴亚指出,当前我国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使用场景不断拓宽,但立法进程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法律滞后带来的弊端逐步显现。冯兴亚建议,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加机器驾驶人定义、责任承担划分等内容,实现智能驾驶法律层面依据从无到有、从零到壹的突破,加快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智能驾驶专门法律。

此外,何小鹏建议,探索限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的政策法规,开展限定场景夜间低速无人驾驶+补能试点应用。何小鹏认为,相关方可开展限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的法规验证与探索,并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和城市,选取道路交通条件较好的主干道附近的公共充电站,在其一定半径覆盖范围内试点开放夜间低速无人驾驶,选取具备可验证技术条件的车企面向部分终端用户开展夜间低速行驶和泊车试点活动。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程度提升,数据安全也成为了新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随着汽车行业由“硬件主导”向“软件定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产权需要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要素市场化与国家安全之间达成平衡。

朱华荣提议,明确汽车数据中个人信息的界限。车控类数据及应用服务类数据中的不同数据与个人的关联性存在很大差异,需要从立法层面进一步予以明确。同时,细化汽车数据产权规定,落实车企对汽车数据的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

培养全链条人才

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

全国政协常委、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指出,创新驱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研产供销服全链条人才支撑。全链条人才的结构性缺失,正严重制约产业后续发展,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导致市场增长乏力。

张兴海建议,一是政府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及职业学校设置智能化及电动化相关专业学科,加大招生比例;通过拓宽和延展电动化、智能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等相关政策。二是鼓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前瞻性介入全链条人才培育,深度参与高校、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提供实习、在岗培训渠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高级技师、集团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称,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加速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杨永修建议,加快创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超一流科技人才高地,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零束科技党委副书记刘懿艳提出,加快建设智能汽车人才高地,出台系统的组合拳政策,以更大的诚意释放诚招人才的信号。邀请产业界和学界人工智能专家参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教学框架梳理、教材编写、实践培训;鼓励和支持国家级人工智能实验室和领先企业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来源:中新经纬

【责任编辑:王京辉】
中青出行
中青出行

《中国青年报•出行周刊》官方账号,每天推送出行、科技、文化类

品了又品
工信部:我国已建立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经过坚持不懈努力,我国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

2023-06-21 11:57
工信部:将加大工作力度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当前,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

2023-06-21 11:57
国家发改委:加快先进充换电技术标准制修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欧鸿表示,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

2023-06-21 11:33
热门点击

据国铁集团消息,3月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990.1万人次,

READ MORE

记者从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获悉:雅万高铁3日发送旅客1728

READ MORE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气象台获悉,受冷空气影响,今天夜间到明天白

READ MORE

北京交管部门提示,今日早、晚高峰和中午至下午时段路面交通压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