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青汽车频道 ->> 行业焦点 ->> 正文

西雅特欲借江淮大众重返中国“被拒”

2017-08-23 08:44 来源:汽车K线 陈楚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大众汽车打算在中国新成立的江淮大众合资公司,使用其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西雅特品牌生产电动车而被拒绝。《金融时报》则认为,这会影响到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发挥其品牌影响力的能力。

  引言:随着传统车市场进入微增长,即便是大众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寻找新的出路,而新能源车无疑成了一个好选择,但这条路不会再向当年一样好走。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大众汽车打算在中国新成立的江淮大众合资公司,使用其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西雅特品牌生产电动车而被拒绝。

  该报指出,有人表示大众汽车最近计划在与安徽江淮汽车组建的电动车合资企业,使用其西班牙子公司西雅特品牌,可是大众这一请求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否决。不过,这项决定还可能会改变。

  5年前,西雅特品牌以进口形式正式进入中国,首款车型为Leon。根据大众汽车集团规划,这个诞生于西班牙的汽车品牌,主打高性能运动市场,目标消费者定位于年轻消费人群。

  不过,进入中国以来,西雅特却遭遇“水土不服”。2012年,其在中国只卖出2200辆汽车;2013年,其销量仅为2012年一半。进入中国的第三年初,西雅特不得不黯然退出,宣告在中国市场失败。

  除了品牌和产品因素,错过国产机遇,也是其不能扎根中国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斯柯达就成功的多,在中国年销量已经突破30万辆大关。然而,面对每年2800万辆的汽车市场,大众显然想得到的更多。

  根据中国汽车的发展规划,到2025年,汽车年产销将达到3500万辆,其中新能源要占到20%。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有700万辆。而现阶段,中国政府原则上已经不再审批新的传统汽车新增产能。因此,若想扩大规模,大众在华必须转向新能源。这也是西雅特重返中国的最佳方式。

  不过,现在这个如意算盘显然并不好打。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有着自己的规划,并实现汽车业的“弯道超车”,而不是向传统燃油车一样,让外资品牌占据近六成市场份额,并在品牌、零部件供应和技术上占据主导地位。

  《金融时报》则认为,这会影响到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发挥其品牌影响力的能力。但该报认为,发改委的决定只适用于大众与江淮汽车新合资企业,看似并不限制外资车企现有在华合资公司使用其海外品牌。文/陈楚

【责任编辑:王京辉】
作者
中国青年报 汽车圈

我们将通过“八戒社”宣扬我们的价值观……

品了又品
消费者参与产品与价格设定,上汽大通D90的C2B新玩法

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副主任郝景贤认为,C2B对于上汽大通来说是一项挑战,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把智能制造和柔性制造发挥到极致。智能配置方面,上汽大通D90采用来自Mobieye的新一代ADAS智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从0到150公里时速内的自动跟车。

2017-08-22 12:50
听说,上周末全上海街头的“M”都去了同一个地方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BMW M嘉年华首次“走出德国”,空降上海F1国际赛车场。”  作为BMW M粉丝的年度巅峰盛事,自2011年起,BMW M嘉年华每年都召集全球数万M粉丝,在慕尼黑举行为期三天的赛道狂欢活动,并观看著名的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

2017-08-22 12:48
毒蛇归隐 最后一辆道奇蝰蛇在美下线

当蝰蛇概念车于1989年在底特律北美国际汽车展上惊艳亮相时,没有人会想到道奇能将其投入实际生产。吉尔斯在他的社交网络账号上解释说,倒数第二辆蝰蛇被他的一个朋友所购买,这次购买实属“侥幸”因为其即将停产。

2017-08-22 09:01
热门点击

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副主任郝景贤认为,C2B对于上汽大通来说是一项挑战,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把智能制造和柔性制造发挥到极致。智能配置方面,上汽大通D90采用来自Mobieye的新一代ADAS智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从0到150公里时速内的自动跟车。

READ MORE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BMW M嘉年华首次“走出德国”,空降上海F1国际赛车场。”  作为BMW M粉丝的年度巅峰盛事,自2011年起,BMW M嘉年华每年都召集全球数万M粉丝,在慕尼黑举行为期三天的赛道狂欢活动,并观看著名的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

READ MORE

当蝰蛇概念车于1989年在底特律北美国际汽车展上惊艳亮相时,没有人会想到道奇能将其投入实际生产。吉尔斯在他的社交网络账号上解释说,倒数第二辆蝰蛇被他的一个朋友所购买,这次购买实属“侥幸”因为其即将停产。

READ MORE

综合1至7月数据,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558.5万辆和1532.5万辆,同比增长4.7%和4.1%,与此前预测的全年增长5%的预期基本吻合。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德系和美系增速略低,韩系和法系依然呈明显下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