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青汽车频道->> 品了又品->> 正文
全球燃油车禁售机遇开启

2021-09-03 10: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王婧

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订成为开启世界经济向绿色之路转型的契机。汽车工业被视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其变革不可避免。近年来,在减排目标的推动下,全球有关燃油车禁售的承诺和行动不断加码,这为以电动车和氢能车为代表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再添动力,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驶向海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近日,在制定禁售燃油车目标方面较为落后的美国也传出相关进展。据外媒报道,尽管尚未表明会完全禁售燃油车,但美国总统拜登8月宣布了一项目标,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50%的在售车辆为零排放车辆。这些零排放车辆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正在成为禁售燃油车的领头羊,该州已经制定单独的燃油车禁售目标,将在2035年实现州内所有新售乘用车和卡车为零排放车辆。还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加州等十几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结成联盟,计划在2035年之前彻底禁用燃油车。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已制定停产或者停售燃油车的明确目标。大多数汽车公司也均表示打算在未来几年内停产燃油车或增产新能源汽车。英国、新加坡和以色列目前都计划在大约2030年实现燃油车禁售目标,加拿大计划在2040年实现类似目标。日本承诺在本世纪30 年代中期之前彻底禁用汽油车和柴油车。

欧洲加快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态度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相比显得更为积极。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在2020年取得了快速增长,但纯电动汽车的占比仍然只有7.5%。据了解,欧盟即将完成“欧七”标准的制订,新的排放标准将更加严格,欧盟正计划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完全实施该标准。有业内专家认为,新标准实际上将加快燃油车在欧洲的彻底禁售。欧盟今年7月份公布的计划显示,将在2035年之前实现燃油车禁售目标,禁令也针对混合动力汽车。

爱尔兰、荷兰和瑞典等欧洲国家的燃油车禁售目标则提前至2030年左右。在禁售燃油车方面,挪威正积极走在世界的前列,计划在2025年之前实现所有新售车辆为零排放车辆。据悉,2020年挪威已成为首个电动汽车产量超过燃油汽车产量的国家。

印度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30%的新售车辆为电动汽车。哥斯达黎加希望在2050年前实现燃油车禁售目标。

全球燃油车禁售趋势显示出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中国汽车品牌均在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和战略,不断增加技术优势积累,积极迎接巨大机遇。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近日的2025战略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根据长城汽车的2025战略,到2025年将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的目标,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数据显示,长城汽车的海外市场正在迅速增长,1至7月累计海外销量74110辆,同比增长176.2%,占整体销量的比重达10.4%。

吉利则根据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及应用环境变化,形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其中,蓝色行动计划一是主攻智能化节能和小排量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吉利汽车计划年内推出全新动力品牌,着力打造吉利GHS2.0智混系统,实现动力、油耗、智能等多方面的业界领先优势,该智混系统计划在3年内陆续搭载吉利10余款新车型,并将首次实现“中国动力”供应全球。

江汽集团也制定了“2025年新能源车型占比30%”的发展规划。在新能源领域,江汽集团已推出思皓E40X、思皓E50A、思皓E10X等多款产品,“十四五”期间,思皓新能源还将推出全新专用平台以及A、X系列共计10多款高端智能化产品,助力集团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将安徽建设成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和制造基地。

【责任编辑:王京辉】
中青出行
全球燃油车禁售机遇开启

近日,在制定禁售燃油车目标方面较为落后的美国也传出相关进展。

品了又品
全球燃油车禁售机遇开启

近日,在制定禁售燃油车目标方面较为落后的美国也传出相关进展。

2021-09-03 10:30
全球汽车业新能源变局加速

全球燃油车禁售承诺和行动不断加码,使得新能源替代成为全球车企

2021-09-03 10:30
赔本赚吆喝!约四成A股车企亏了,钱花在了……

梳理各家车企半年报发现,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上半年,24家

2021-09-03 10:30
热门点击

某高档汽车品牌的经销商透露,“芯片短缺所导致的交付时间延长和

READ MORE

全国铁路开始实施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在调图已成常态的情况下,

READ MORE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26日消息,日前,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

READ MORE

芯片短缺已重创了全球汽车业。不过近来,一些汽车厂商、研究机构

READ MORE